跳至內容

主題:女性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女性主義主題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Bangladesh (2005)
女性主義(或稱女權主義)是指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政治運動。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婦女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了解不平等的本質以及著重在性別政治、權力關係與性意識(sexuality)之上。女性主義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投票權代表權英語Representation (politics)性騷擾性別歧視同性戀跨性別性暴力等等的議題。女性主義探究的主題則包括歧視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關於性的物化)、身體家務分配壓迫父權

女性主義的觀念基礎是認為,現時的社會建立於一個男性被給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權的父權體系之上。

現代女性主義理論主要、但並非完全地出自於西方的中產階級學術界。不過,女性主義運動是一個跨越階級與種族界線的草根運動。每個文化下面的女性主義運動各有其獨特性,並且會針對該社會的女性來提出議題,比如蘇丹殘割女性生殖器(genital mutilation)或北美玻璃天花板效應。而如強姦亂倫母職則是普世性的議題。

更多關於女性主義...


特色條目

平等保護條款英文Equal Protection Clause),美國法律術語,它保障了所有人民在法律之前均可得到同等的對待。這個條款來自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中,保障每名美國公民不被各州的州政府剝奪依法律享有的公民權
更多關於「平等保護條款」……


特色圖片

瑪麗王后
瑪麗王后
作者:Bain News Service

特克的瑪麗Mary of Teck,1867年5月26日-1953年3月24日),全名維多利亞·瑪麗·奧古斯塔·路易斯·奧爾加·保琳·克勞丁·阿格涅斯(Victoria Mary Augusta Louise Olga Pauline Claudine Agnes),丈夫是喬治五世,曾任英國英屬自治領皇后、以及印度皇后

更多關於特克的瑪麗……

當年今月

胡達·沙拉維(右)


特色人物

愛麗絲公主,全名維多利亞·愛麗絲·伊莉莎白·尤麗葉·瑪麗(德語:Victoria Alice Elisabeth Julie Marie,1885年2月25日—1969年12月5日),是路易斯王子及其夫人維多利亞公主的長女,她嫁給了希臘王子安德烈阿斯王子,有四女一子,唯一的兒子就是菲利普親王


你知道嗎

埃米·諾特

分類

維基專題

歡迎參與

你可以做

特色內容

特色條目

優良條目


主要話題

相關主題

其他主題

維基媒體計劃

進入以下維基媒體計劃可獲取更多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