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艾瑞克 (歌劇魅影)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魅影
艾瑞克
Erik
歌劇魅影角色
创作者卡斯頓·勒胡
角色设定信息
別名魅影(The Phantom)
劇院之鬼(Opera Ghost)
音樂天使(The Angel of Music)
紅色死神(the Red Death)
性別男性
職業聲樂家
作曲家
藝術家
建築師
魔術師
腹語術者
重要他人克莉絲汀
簽名O.G.[1]

艾瑞克(英語:Erik),也被稱為歌劇魅影(英語: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劇院之鬼(英語:Opera Ghost),或魅影(英語:The Phantom),是法國作家卡斯頓·勒胡於1911年出版[2]小說歌劇魅影》(法語:Le Fantôme de l'Opéra,英語: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同名角色,也是其小說的各影視改編作品的主角和反派。外貌形象以安德魯·洛伊·韋伯音樂劇版中,右臉帶著半張面具的魅影[註 1]最為人所知。

原著小說[编辑]

原著小說中,艾瑞克有天生的缺陷[3],其一是臉部畸形、長得像骷髏頭。小時候母親因害怕他的臉而要他戴著面具[4][5]。他充滿才華,精通建築、機關、音樂、魔術等技藝[4][3],卻因可怖的外貌被人排斥,總是戴著面具、離群索居。有一段時間他四處流浪,一度來到波斯,得到蘇丹賞識而成為波斯皇宮的一名弄臣[4]。艾瑞克在此充分發揮了他的才華,打造了許多用以取悅蘇丹寵姬的建築與機關,其中包括了許多殘忍的陷阱與刑具,並在此結識了一生中唯一稱得上是朋友的宮庭侍衛長波斯人[4](英語:The Persian)。然而艾瑞克最後因故惹怒了蘇丹,幾乎被殺,所幸蒙波斯人之助才得以逃回故鄉法國。回國後的他承包了巴黎歌劇院的工程,建造期間藉機在歌劇院的地底湖處替自己蓋了隱密的住處[4]。落成之後,他因通曉劇院各處的暗門、機關而來去自如[6][7]。他平時大多在作曲[8][9],也常插手劇院的管理事務、人事安排。他要求劇院經理付他「薪水」,甚至在劇院擁有私人五號包廂[10]。如果事務安排不合他的意,他會寫黑函恐嚇劇院經理[4][11][12]、四處整人[13][14][15],例如在排演時讓布幕掉下來砸到人[16]。當警告不被理會,或看某人很不順眼時,他甚至動手殺人[17][18][19]

後來,歌劇院來了一個新的女伶,克莉絲汀·戴耶英语Christine Daaé(法語:Christine Daaé),艾瑞克不知不覺愛上了她,每天跑到她廂房的暗門後教她聲樂技巧[4]。克莉絲汀一直以為那個聲音是父親生前提過的「音樂天使」而不疑有他[20][21][22]。後來克莉絲汀的兒時玩伴勞爾·夏尼子爵(Viscount Raoul de Chagny英语Viscount Raoul de Chagny)出現並追求她[4][23],艾瑞克則想盡辦法要拆散他們。經過各種算計、設下陷阱,艾瑞克抓住子爵,拿子爵的生命當籌碼,威脅克莉絲汀和他在一起[4][24]。但等到克莉絲汀為了子爵而答應後,艾瑞克反而悟得了真愛的意義,放走他們,不久悲傷而死[4]

朗·錢尼飾演[25]的魅影,1925年電影。
查爾斯・丹斯飾演[26]的魅影,1990年電視電影。一般認為此版本的魅影相較於其他的更有人性。
傑拉德·巴特勒飾演[27]的魅影,2004年電影。

改編版本[编辑]

1925年同名默片版的劇情基本上和原著相同,除了艾瑞克最後試圖強行帶走克莉絲汀但失敗,被追捕他的暴民毆打致死。此版的版權已進入公開領域。

1986年音樂劇版和以前者為基礎改編的2004年電影版中,魅影只有右半邊臉畸形,因此只戴半張面具[28](為了舞台效果的設計),後來則不知去向。

1990年迷你電視電影版英语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miniseries)(直接改編自小說,和韋伯的音樂劇無關)[29][註 2]的艾瑞克為前巴黎歌劇院經理的私生子,最後被警察圍捕時不願意被活捉,暗示父親槍殺了他。一般認為這個版本的艾瑞克比其他的更有人性。後來這個版本改編成音樂劇《魅影》(Phantom),1991年首演於德州。

2010年的音樂劇原創續作《愛無止盡》(英語:Love Never Dies)故事背景是1986年音樂劇背景的十年後,作者洛伊·韋伯表示「這不是續集,是獨立的故事」[30](歌劇魅影的粉絲普遍認為這是「官方同人」)。故事中,艾瑞克消失後來到了美國曼哈頓,與克莉絲汀再度相遇。

備註[编辑]

  1. ^ 安德魯·洛伊·韋伯在1986年音樂劇版和2004年電影版均未提及魅影的名字。
  2. ^ 編劇亞瑟·科別特英语Arthur Kopit在1986年版音樂劇出來前就有把小說改編成音樂劇的想法,但有相同的想法的安德魯·洛伊·韋伯比他早推出,所以他把自己的音樂劇劇本改寫成電視》影集劇本。

注釋[编辑]

  1. ^ 音樂劇DVD,47:09 - 51:36.
  2. ^ 原著中譯小說,譯者序.
  3. ^ 3.0 3.1 音樂劇DVD,1:25:43—1:27:28.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原著中譯小說.
  5. ^ 音樂劇DVD,2:00:03—2:00:25.
  6. ^ 音樂劇DVD,29:49—34:05,歌曲《歌劇魅影》.
  7. ^ 音樂劇DVD,1:46:55—1:47:14,《I'm here》.
  8. ^ 音樂劇DVD,41:13—42:51.
  9. ^ 音樂劇DVD,1:24:11—1:25:38.
  10. ^ 音樂劇DVD,16:24—16:57.
  11. ^ 音樂劇DVD,47:09—51:36.
  12. ^ 音樂劇DVD,1:27:30—1:30:52.
  13. ^ 音樂劇DVD,15:15—16:00.
  14. ^ 音樂劇DVD,59:40—1:01:28.
  15. ^ 音樂劇DVD,1:14:25—1:14:50,水晶燈掉落.
  16. ^ 音樂劇DVD,14:10—14:28.
  17. ^ 音樂劇DVD,45:53—46:12,紀瑞夫人的警告.
  18. ^ 音樂劇DVD,1:02:39—1:03:25,劇場工人布克被殺.
  19. ^ 音樂劇DVD,1:56:46—1:56:52,男高音皮亞傑被殺.
  20. ^ 音樂劇DVD,23:30—23:52.
  21. ^ 音樂劇DVD,27:06—27:21.
  22. ^ 音樂劇DVD,27:49—29:45,歌曲《音樂天使》.
  23. ^ 音樂劇DVD,25:57—27:06.
  24. ^ 音樂劇DVD,2:01:57—2:02:51.
  25. ^ IMDb & 1925年電影.
  26. ^ IMDb & 1990年電視電影.
  27. ^ IMDb & 2004年電影.
  28. ^ 音樂劇DVD.
  29. ^ Deseret News,文章第十段.
  30. ^ 愛無止盡.

參考文獻[编辑]

書籍

  • 卡斯頓·勒胡(著),楊玟 (譯). 歌劇魅影. 遠流. 2004. ISBN 9573253755. 

DVD

  • 韋伯, 安德魯; Nick Morris, Laurence Connor, Richard Stilgoe, Gaston Leroux. 歌劇魅影25周年 英國皇家亞伯特音樂廳 (DVD). 傳訊時代. 2011. 

網路資料庫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