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其頓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馬其頓共和國
国歌:今天在馬其頓之上
Денес над Македонија
北馬其頓的位置(绿色) 欧洲(深灰色)  —  [圖例放大]
北馬其頓的位置(绿色

欧洲深灰色)  —  [圖例放大]

首都
暨最大城市
斯科普里
官方语言[註 1]
宗教東正教伊斯蘭教
政治體制单一制
議會民主制
議會共和制
法律體系欧陆法系
國家憲法《北马其顿共和国宪法》
政府北马其顿议会
• 總統
席楊諾夫斯卡-達夫科娃
• 總理
迪米塔爾·科瓦切夫斯基
成立
1991年9月8日
面积
• 总计
25,713平方公里(第148名
• 水域率
1.9%
人口
• 2019年估计
2,077,132(第148名
• 密度
80.1/平方公里(第122名
GDPPPP2022年估计
• 总计
408.10億美元[1]第125名
• 人均
19,726美元[1]第85名
GDP(国际汇率)2022年估计
• 总计
141.98億美元[1]第131名
• 人均
6,862美元[1]第98名
货币北馬其頓代纳尔MKD
时区UTC+1欧洲中部时间
+2
行驶方位靠右行駛
电话区号+389
ISO 3166码MK/MKD
中央銀行北馬其頓共和國國家銀行
人类发展指数0.759[2](第82名)-
基尼系数31.9 (2018年)
国家象征北马其顿狮子英语Proposed coat of arms of North Macedonia
最长河流瓦爾達爾河
最大湖泊奧赫里德湖
互联网顶级域.mk
.мкд英语.мкд
网站
vlada.mk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北馬其頓共和國馬其頓語Република Северна Македонија羅馬化:Republika Severna Makedonija),通称北馬其頓Северна Македонија羅馬化:Severna Makedonija发音:[ˈsɛvɛrna makɛˈdɔnija]),是位于东南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尔维亚,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首都與最大都市是斯科普里

原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成員國之一,1991年南斯拉夫解體後獲得獨立,當時國號為馬其頓共和國馬其頓語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羅馬化:Republika Makedonija),通称馬其頓,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名义加入联合国,由於在「馬其頓」名稱的使用上與鄰邦希臘長期存在爭議,2019年2月12日起國號改為現名[3]。2020年3月27日,北馬其頓加入北約,成為該組織的第30個會員國。

歷史[编辑]

{史前

科基諾巨石天文臺 馬其頓人民最古老的生活痕跡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即從原始農業存在的時代開始。除了農業之外,當時的人們還知道、生產和使用陶瓷,以日常使用的罐子的形式,或作為神靈和人物的雕刻偶像。這批貨物當時被武器使用。

在青銅時代,馬其頓定居點的一個特點是它們建在高處且難以進入的地方,這導致了各個部落的大型定居點。鐵器時代(西元前十二世紀至西元前11世紀)青銅器的過渡時期以來自北方的大量人口重新安置為標誌,在科學上被稱為愛琴海遷徙,以征服地中海東南部的富裕城市。此外,還有邁錫尼文化的破壞。一些定居點發生在瓦爾達爾山谷沿岸,因此那個時期的幾個定居點被摧毀,主要是被大火燒毀。

古馬其頓

赫拉克勒斯古城,由馬其頓的菲力浦二世建立,位於今比托拉附近。

庫特萊什之星是古馬其頓的象徵。 考古發現表明,自西元前 9000 年以來,馬其頓就有文明。 西元前3500年[15]馬其頓王國最早出現在西元前19世紀,關於誰是馬其頓的第一位國王存在疑問——卡蘭被認為是阿爾吉德人的神話祖先,或者佩爾迪卡一世——馬其頓王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國王。

大約在西元前 4 世紀,馬其頓王國已成為更廣泛地區的重要政治和經濟因素,其主要外交政策活動集中在與希臘城邦的關係上,這些城邦經常與其他國家(如波斯)結盟對抗希臘人,或在城市的一些爭端中選邊站,從而試圖破壞他們的統一併削弱他們。馬其頓的菲力浦二世(西元前359年至西元前336年)在征服伊利里亞人和色雷斯人後,設法征服了整個希臘。他的兒子馬其頓亞歷山大三世(西元前 336 年 – 西元前 323 年)是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首先打破了擴大的馬其頓王國的內部抵抗,後來在對波斯的戰役中,他摧毀了廣闊的波斯帝國,並將馬其頓國家擴展到三大洲——歐洲、亞洲和非洲,延伸到巴爾幹半島和小亞細亞、中東、埃及和印度,從而創建了馬其頓帝國。[16][17][18][19][20][21][22][23]在他死後,這個龐大的帝國,由於其將軍(diadosis)對誰將成為他的繼任者的分歧,分崩離析為三個部分:塞琉古王國,托勒密王國和安提戈涅王國。[24][25]馬其頓亞歷山大三世的征服對世界歷史上希臘化時期的開始具有重要意義。

羅馬共和國向東的滲透導致了所謂的馬其頓 - 羅馬戰爭(西元前215年至西元前168年),其中由安提戈涅王朝統治的馬其頓王國完全落入羅馬統治之下,馬其頓的最後一位國王珀爾修斯被當作羅馬的奴隸。作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它成為羅馬的一個省,並分為 2 部作品——馬其頓 Prima 和馬其頓 Salutaris。[26]今馬其頓的領土被劃分為馬其頓薩盧塔里斯省和莫西亞普里馬省。[27]西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后,馬其頓成為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的一部分。

斯拉夫人的出現

撒母耳在奧赫裡德的堡壘。 在六世紀和七世紀,斯拉夫人移居巴爾幹半島和馬其頓,向南延伸到色薩利甚至伯羅奔尼撒半島。[28]他們與發現的當地人口混合在一起,主要是色雷斯人和伊利里亞人,然後是古希臘人,古馬其頓人等。在當時處於拜占庭管轄之下的馬其頓領土上,馬其頓斯拉夫人被半國家編隊所覆蓋 - 馬其頓斯拉夫人。斯克拉維尼人對拜占庭進行了幾次襲擊,並加強了拜占庭城市。

837年,馬其頓開始落入保加利亞國家的統治之下,到9世紀中葉,馬其頓的大部分地區處於保加利亞的統治之下,另一個則被納入拜占庭統治之下。在 19 世紀,教會對沙龍西里爾和美多迪烏斯的啟蒙開始了,包括為斯拉夫人施洗的幾項任務,但也奠定了斯拉夫識字的基礎,這始於 855 年斯拉夫字母的創造——動詞。他們的學生 Kliment 和 Naum 將繼續他們的活動,到 9 世紀末,他們將創建奧赫裡德文學學校和普雷斯拉夫文學學校,使奧赫裡德很快成為巴爾幹地區最發達的教會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斯拉夫識字的搖籃。

在 19 世紀,馬其頓將捕獲最初在韋萊斯科-巴特地區創建的 Bogomil 運動和學習,以應對從屬的封建教會經濟體系。這不僅很快將擴大到馬其頓,而且將擴大到整個歐洲。

隨著 19 世紀下半葉馬其頓的起義,即 969 年,馬其頓的中世紀封建國家成立,反對保加利亞,976 年反對拜占庭統治,也稱為塞繆爾帝國)。馬其頓中世紀的封建國家一直存在到 1018 年,當時它被拜占庭軍隊征服。在 13 世紀和 14 世紀,拜占庭對馬其頓的統治被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統治時期打斷。

到14世紀末,馬其頓被奧斯曼帝國完全征服,從而摧毀了其經濟和社會制度,也減緩了其進一步的社會和文化發展。1767年,蘇丹廢除了奧赫裡德大主教管區。

19世紀馬其頓民族的認識和統一 主條目:加強教會文學中的民間語言,直到19世紀初 加強人民的語言

奧赫裡德的建築。 自14世紀以來,古斯拉夫語的塞爾維亞語變體在馬其頓的影響開始增強。這是由於馬其頓地方加入當時的塞爾維亞國家。這種影響主要是指拼寫。此外,現代生活馬其頓演講的痕跡在當時的文學紀念碑中越來越明顯。

在奧斯曼帝國時期,識字率下降。她的語言與古斯拉夫語的基礎相去甚遠,因為在活生生的民間語言中已經發生了更具表現力的變化。除了更多地考慮古老的書面斯拉夫傳統的教堂敬拜書籍外,還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文本,這些文本用於閱讀更廣泛的人群或作為實際使用的文章。

在16世紀,塞爾維亞和威尼斯的書籍也被印刷出來。在17世紀,俄羅斯已經出版了大量以俄羅斯斯拉夫語印刷的教會書籍。

馬其頓民族運動

《馬其頓自治報》,貝爾格萊德,1905年 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期間,馬其頓人的地位和馬其頓國家的建立非常困難。19世紀後期,一些旨在建立馬其頓自治的運動開始出現,覆蓋整個馬其頓地區,其中最古老的是馬其頓革命組織。1905年,它更名為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VMORO),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組織分為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VMRO)和內部色雷斯革命組織(VTRO)。最初,該組織沒有選擇國籍,但對「......團結馬其頓和埃迪爾內所有心懷不滿的分子,無論其國籍如何......”然而,大多數成員是馬其頓人。1903年,VMRO 組織了反對奧斯曼帝國的伊林登起義,在取得了一些初步成功(包括克魯舍夫共和國的成立)之後,奧斯曼帝國因重大人員損失而窒息。克魯舍夫共和國的起義和形成將對現在共和國的建立產生重大影響。 馬其頓民族運動

在通往政治獨立的道路上,馬其頓分幾個連續的步驟建立了它,並採取了某些法律行為。因此,首先,馬其頓共和國議會於1991年1月25日通過了《主權宣言》。後來,在1991年9月8日,舉行了關於馬其頓獨立的全民公決,公投問題投票:[29]

“你是否贊成馬其頓的一個主權和獨立的國家,有權加入未來的南斯拉夫主權國家聯盟?”

據當時的馬其頓共和國議會議長斯托揚·安多夫說,1991年8月,他與馬其頓共和國總統基羅·格利戈羅夫進行了長時間和艱難的談話,後者提出了全民投票問題,說服他刪除全民投票問題的第二部分。由於擔心JNA的軍事介入,格利戈羅夫仍然堅持他對公投問題的措辭。[30]由於公投問題的第二部分,馬其頓的獨立公投遭到阿爾巴尼亞人民的抵制,這允許重新與中小企業的其他共和國結盟。1991年11月17日,馬其頓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獲得通過,阿爾巴尼亞國會議員沒有投贊成票。 《憲法》通過後,基洛·格利戈羅夫總統採取了國際承認馬其頓的行動。1991年12月16日,歐洲共同體部長理事會(現為歐洲聯盟委員會)決定承認那些尋求承認但符合歐洲共同體所定條件的中小企業共和國的獨立。此外,作出最後決定的最後期限定為1992年1月15日。歐洲共同體在《南斯拉夫宣言》中為國際承認中小企業共和國設定了條件:[31]

尋求國際認可, 接受承認新國家標準中所載的所有義務, 接受關於南斯拉夫問題的海牙會議的條件,特別是第二章中關於人權和民族及族裔群體權利的條件, 支援秘書長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努力以及南斯拉夫問題會議的繼續。

《宣言》規定了中小企業共和國提交申請的最後期限(1991年12月23日)。然後,在南斯拉夫問題會議主席的説明下,那些尋求承認的共和國的報告被轉交給仲裁委員會(由方濟各會法律專家羅伯特·巴登特領導),該委員會將在作出關於承認的最後決定之前發表意見。馬其頓共和國總統基羅·格利戈羅夫及時提交了國際承認申請,仲裁委員會起草了一份初步文本,併發送給馬其頓共和國。仲裁委員會的意見(第2a點)對馬其頓獲得獨立的願望表示懷疑,這是由公民投票問題的第二部分引起的。因此,12月11日,格利戈羅夫總統在《新馬其頓報》上發表了對仲裁委員會初步決定的反應。在給巴登特的一封信中,格利戈羅夫描述了馬其頓獨立的最新、一貫的法律法案的通過,並解釋了全民投票問題的第二部分——他相信國際社會將平息中小企業的局勢,並將建立一個新的共和國聯盟。[29] 在格利戈羅夫的干預之後,馬其頓外交部長登科·馬萊斯基和仲裁委員會之間開始了一個高度的社會,以說服仲裁委員會馬其頓對其鄰國沒有領土野心。為此,馬其頓憲法的兩項修正案在壞人的建議下獲得通過:一項修正了關於如何改變國家邊界的憲法規定,第二項修正案解釋說,馬其頓不會干涉希臘的內政,因為它對馬其頓少數民族的地位感興趣。在仲裁委員會遵守這兩項修正案后,馬其頓共和國議會於1992年1月6日通過了這兩項修正案。在澄清了這些誤解之後,仲裁委員會得出結論,馬其頓符合國際承認的所有必要條件。然而,與這一建議相反,歐洲共同體部長理事會決定只承認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32]

历史[编辑]

根據巴爾幹戰爭後的布加勒斯特條約的馬其頓地區的劃分

马其顿古为希腊文明北端的边疆地区,时而常被雅典等希腊文明中心爱琴海地区的人嘲笑其未开化,但古马其顿人本身亦是希腊人的一支,其所说的古马其顿语亦为古马其顿王国境内的古希腊语西北方言的统称。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马其顿地区先后由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希腊人所主导)等统治。5世纪起斯拉夫人开始进入马其顿地区(尤其是马其顿的内陆地区)定居,因而奠定了现代马其顿南北之分(南:希腊人/北:斯拉夫人)的基础。

837年时保加利亚征服了马其顿,并于10世纪末在该地的奥赫里德定都。1018年拜占庭帝国又征服了马其顿,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马其顿多次在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之间转手。15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了马其顿,并开始了长达500年的统治。

19世纪时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复国运动相继展开,民族主义高涨,马其顿也成为三国的必争之地。1878年签订的《圣斯特凡诺条约》规定该地划归保加利亚大公国,但由于列强干涉而未成功,导致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的出现,谋求与保加利亚统一。1913年三国在共同针对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胜,奥斯曼帝国将马其顿割予三国,但三国之间又因马其顿具体分割方案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最终希腊、塞尔维亚击败保加利亚,三国将马其顿瓜分。塞尔维亚所得到的部分就是现代北马其顿共和国的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塞属马其顿连同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王國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腊、南斯拉夫为同盟国,保加利亚参加了由納粹德國主导的轴心国阵营,希腊、南斯拉夫被德軍占领之后,保加利亚分得了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但战争结束后各国之间的边界又还原到战前的形势。

北马其顿在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位置

二战之后,南斯拉夫成为由铁托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初始定名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46年时铁托将马其顿地区从塞尔维亚分开,成为一个南斯拉夫直辖的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9月17日马其顿从南斯拉夫和平分离,但马其顿共和国随即和希腊爆发国名争端,最后马其顿共和国于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F.Y.R.O.M)”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希腊共和国最终在1995年解除该国的经济封锁。[4]

1999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内部爆发科索沃战争,近40万阿尔巴尼亚族难民从科索沃涌入马其顿共和国。2001年春,该国西部的阿族人开始进行武装叛乱,引发短暂的内战,后来双方于6月在欧盟官员的调停下达成停火协议,阿族同意放下武装,政府同意给予阿族人更多权力,阿族人得以进入共和国的议会并参与选举,之后国内的民族关系有一定的改善。

随着2019年国名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2020年3月27日北马其顿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政治[编辑]

国会

北马其顿为实行议会制民主国家,行政权由北马其顿议会一院制)的政党所组成的联合政府掌握。国家元首为象征性的总统,政府首脑为总理

北马其顿长期争取加入北约欧盟,2020年3月27日已正式加入北约

国会大选每四年一次。最近一次的国会选举于2021年6月5日举行,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为第一大党和两大执政党之一,党首尼古拉·格鲁埃夫斯基从2006年8月开始任总理至2016年。现任总理为来自马其顿社会民主联盟迪米塔爾·科瓦切夫斯基英语Dimitar Kovačevski

总统选举每五年举行一次,现任总统达夫科娃英语Gordana Siljanovska-Davkova于2024年5月就任,来自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马其顿民族统一民主党[5]

地理[编辑]

疆域

北马其顿为内陆国家,国土占广义马其顿地区的一半。国内多山,主要河流为贯穿南北的瓦尔达尔河。首都斯科普里为最大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比托拉库马诺沃普里莱普泰托沃

经济[编辑]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解体前,北马其顿为国内最贫穷的地区,独立后由于社会经济转型、区域局势动荡不安、联合国塞尔维亚的经济制裁、希腊于1994年至1995年对北马其顿的经济制裁,及至2001年由於内战等原因,北马其顿的经济停滞不前。直到2002年才开始渐渐复苏,至今该地仍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失業率達30%。[6]

行政区划[编辑]

北马其顿分为八个统计区,这些统计区只是作为法律及统计用途。北马其顿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为市镇,全国划分为80个市镇,首都斯科普里由10个市镇所组成。

北马其顿的统计区划分
统计区 马其顿语名 面积
(km2)
人口 (2021年普查) 最大城市
东部统计区 Источен регион 3,537 150,234 什蒂普
东北统计区 Североисточен регион 2,310 152,982 库马诺沃
佩拉戈尼亚统计区 Пелагониски регион 4,717 210,431 比托拉
波洛格统计区 Полошки регион 2,416 251,552 泰托沃
斯科普里统计区 Скопски регион 1,812 607,007 斯科普里
东南统计区 Југоисточен регион 2,739 148,387 斯特鲁米察
西南统计区 Југозападен регион 3,340 177,398 奥赫里德
瓦尔达尔统计区 Вардарски регион 4,042 138,722 韋萊斯

市镇[编辑]

Rural/Urban municipalities
Rural/Urban municipalities

軍事[编辑]

馬其頓軍的俄製Mi-24攻擊直升機

1992年3月28日馬其頓建立軍队。除了直升机外此国没有其他战机。

北馬其頓於2020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7]

社會[编辑]

人口[编辑]

马其顿族女性传统民族舞者

截至2019年该国有207万人口。马其顿人为主,阿尔巴尼亚人居第二。通用隶属于东南南斯拉夫语支马其顿语,与保加利亚语完全互通。[8]

主要民族有:

宗教[编辑]

基督徒共有64%。(北马其顿人口63%是东正教信徒,絕大多數為马其顿正教会教徒。1%人口信新教天主教、其他獨立教會。)穆斯林共有36%(北马其顿是欧洲第三大(包括科索沃则为第四大)的伊斯兰教徒居多的國家,仅次于阿尔巴尼亚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文化[编辑]

名為塔維斯格拉維斯的馬其頓菜
奧赫里德的古城堡
觀光區古建築民宿

媒体[编辑]

飲食[编辑]

名人[编辑]

外交[编辑]

此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正式外交关系。但在1999至2001年,該國與中華民國建立外交關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斷交。但不久後撤銷承認中華民國,並恢复與北京政府的外交關係。

因國名爭議,北馬其頓曾長期受希腊制裁,直至2019年與後者達成協議後改國號,兩國關係才有望改善,北馬其頓亦有望加入歐盟。但在2024年5月13日,時任北馬其頓總統席楊諾夫斯卡-達夫科娃於就職時不承認國名,席楊諾夫斯卡-達夫科娃在就職儀式時向國會議員及獲邀的貴賓演說時表示,她「尊重憲法和法律,同時將會捍衛馬其頓主權、領土完整與獨立」。並說:「我宣布將會認真負責執行馬其頓總統職務。」[7]

韩国也因上述的原因直到2019年才与北马其顿建立正式外交关系。[9]

注释[编辑]

  1. ^ 假如某少数民族占某个市镇的总人口的20%以上,该民族的语言在该地也有官方语言地位。享有此地位者有:土耳其语塞尔维亚语罗姆语吉卜赛语)等。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North Macedoni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5) (英语). 
  2.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24). 
  3. ^ 洪翠蓮. 馬其頓正式改國名「北馬其頓」 第一時間加入北約. 新頭殼. 2019-02-13 [201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3). 
  4. ^ 从“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到“北马其顿共和国”. 联合国新闻.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5. ^ 北马其顿新总统达夫科娃宣誓就职. 新华网. 新华社. 2024-05-13 (中文(简体)). 
  6. ^ 馬其頓全國失業率高達29% 弱勢群體就業靠搖號. 新浪新聞中心. 2013-10-07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6). 
  7. ^ 7.0 7.1 聯合新聞網. 北馬其頓總統就職不承認國名 激怒希臘. 聯合新聞網. [2024-05-13] (中文(臺灣)). 
  8. ^ БАН: Официалният език в Скопие е "северномакедонски български". Mediapool.bg.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保加利亚语). 
  9. ^ S. Korea establishes diplomatic ties with North Macedonia. 韩联社. [2019-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8) (英语). 

外部連結[编辑]

参见[编辑]